音标考试网将重点带大家了解初三物理试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简单机械和功的题

南京市初三物理单元过关质量检测题
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 南湖二中:韩祥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一定是 杠杆,例如 、 。
2.AB是一根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O。已知:AB长1.2m,两端分别挂上重物GA=300N,GB=180N,如图13—1所示,则支点O离A的距离为 m。
3.在图13—2所示各个图中,物G重都为12N,当物体静止时,拉力F各是多少?(不记摩擦和机械重)
F1= N F2= N F3= N F4= N
4.如图13—3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G上升10cm,F向上移动 cm。
5.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当撬道钉时用力20N恰能将道钉撬起,则道钉受到的阻力为 N。(不计道钉自身的重力)
6.如图13—4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 N。拉力F为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为 m/s。
7.如图13—5所示的杠杆,不计杠杆质量,在O点左侧4格处已挂有2个相同的钩码,另有足够数量相同的钩码供使用。为使杠杆平衡,可采用的措施有 或 。(写明使用几个钩码,挂于何处,只要求写出二种措施)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8.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筷子,使用时相当于( )。
A.省力杠杆 B.费距离杠杆 C.等臂杠杆 D.省距离杠杆
9.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说法都正确
10.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
C.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 D.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11.下列常用的工具中,都属于省力机械的是( )。
A.扫地用的大扫帚,剪铁丝的老虎钳 B.钓鱼竿,动滑轮
C.滑轮组,起钉子的羊角锤 D.剪铁皮的剪刀,缝纫机踏板
12.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 B.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
C.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 D.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
13.如图13—6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时,物体m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f大小是( )。
A.15N B.30N C.60N D.不好判断
14.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的力
15.如图13—7所示AOB为轻质杠杆,B端挂重物G,A端分别作用四个方向力时,杠杆都能在图示位置平衡。则四个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F2最小 B.F4最小
C.F1最小 D.F3最小
16.如图13—8所示,轻质杠杆一端有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及力臂变化是( )。
A.变大、变大 B.变大、变小
C.变小、变大 D.变小、变小
17.如图13—9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质量,分别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力关系为( )。
A.GA:GB=1:1 B.GA:GB=1:2
C.GA:GB=2:1 D.不好判断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8分)
18.画出图13—10的力F的力臂。
19.画出图13—11中杠杆OA的受力力臂。
20.图13—12所示是“一动、一定”滑轮组,在图中画出提升重物所需最小力的滑轮组连线情况。
21.设计一个用20N的力能站在地面匀速提升重80N的物体。在图13—13所示空框中画出滑轮组的组装。(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
四.实验与设计题(每空2分,共16分)
22.学生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这时应将杠杆两端螺母向 端移动。若在图13—14所示杠杆中,在B处挂有4个50g的钩码,要使杠杆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在 处挂2个50g的钩码。若用弹簧测力计拉住E处时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最小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位置应 。由此实验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用文字表示)
23.根据有关滑轮的知识结合应用回答:
(1)滑轮除了可以省力外还可以有 作用。(只需讲一个)
(2)不能省力的滑轮是 ,其实质是 杠杆。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4.一根1m长的杠杆,左端挂80N的物体,右端挂20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离左端多远(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端各增加10N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则支点应往那端移动?移动多长?
25.如图13-15所示装置,滑轮A重40N,滑轮B、C各重20N,重物G=200N。求: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影响,绳自由端在力F作用下,恰能以60mm/s向下运动,则力F的大小是多少?重物G在1min内能上升多少距离?(绳子足够长)
评价意见
本章重点考查的知识有:杠杆省力、费力的判断,杠杆平衡条件及实验研究,动滑轮、定滑轮的性质和作用,滑轮组的组装及滑轮组的省力原理。其主要特点是:
1.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及滑轮性质判断力的大小。如填充题第3、4、5、6题,选择题第13、14、17题。形式有计算和比例。
2.杠杆和滑轮的应用及判断。如填空题第1题,选择题第8、9、11题。结合相关知识联系实际应用是今后试题的方向。
3.直接考查概念应用、理解的程度。如选择题第10、15、16题等。检测对相关概念的正确理解。
4.检测力和力臂的作图及滑轮组的连接。如作图题。
5.考查重点学生实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实验题及填充题第7题。
6.综合能力的考查反映在计算题上,要求正确分析、正确表达。
答案
1、省力 老虎钳 汽水扳等 2、0.45 3 3、3 12 6 4 4、5 5 5 5、300 6、30 40 0.3 7、右4挂2个或右1挂8个或右2挂4个(任写2种)
8、D 9、C 10、C 11、C 12、B 13、A 14、C 15、D 16、B 17、C
18~21、略 22、右 d 0.8 竖直向上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3、(1)改变力作用方向;(2)定滑轮 等臂 24、20cm 右 5cm 25、F为80N 重物上升1.2m
初三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想向张海迪一样,努力勤奋,为祖国做出贡献。其实,这并不难,在我们学习气馁的时候,不要灰心,记住,风雨过后总是彩虹!在我们学习突飞猛进的时候,不要骄傲,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三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 ,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糖块放入水中,水变甜了 B. 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C. 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2、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
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 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 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3、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说明分子间()
A.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不停滴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D.固体、液体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
A.物质的温度 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物质的分子结构 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
5、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7、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8、一把勺子的温度升高了( )
A.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和其他物体发生了热传递
C.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D.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9.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11、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13. 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比热是乙球比热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1:2 B、 1:1 C. 2:1 D、1:4
14.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内能变经的情况是 ( )
A、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温度降低,内能增大
15.一杯水,温度由30C加热到50C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C加热到70C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的大小关系为( )
A、Q1>Q2 B、Q1=Q2 C、Q1
16.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500R/min,那么1min里,该汽油机的冲程数和燃气做功次数分别是 ( )
A、3000个,6000次 B、6000个,3000个
C、3000个,750次 D、750个,3000次
17.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热值不变,比热容不变
C.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18、如图2-2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
A、η= ×100% B、η= ×100%
C、η= ×100% D、η= ×100%
19、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20、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 ( )
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程
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 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程
21.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22、有关四冲程内燃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作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工作开始时要靠外力启动
C.工作中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每一个工作循环,燃气只做功一次
23、甲、乙两汽车,甲的汽油机效率比乙的汽油机效率高,这表明( )
A.甲做功比乙多 B.甲做功比乙快
C.甲消耗的汽油比乙少 D.以相同的牵引力行驶相同的路程,甲耗油比乙少
24、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
二、 填空题
25、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
26、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
27、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8.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之比为,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29、如图2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 ;,(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
C水=4.2×103J/(kg℃)
30.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
是 J,这是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C水=4.2×103J/(kg℃)
31.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球。
(已知C铝>C铁>C铜)
32、如图3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填“>”“=”或“<”)乙物质的比热,其中物质是晶体.
33、干木材的热值是1.2×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要放出3.6 × 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_kg的干木材.
34、四冲程汽油机。它的一个工作循环由 _、_ _、__ 、 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要来回次,曲轴要转动周。
35、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厨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煤球炉、沼气灶和液化气灶等灶具已走进家庭.液化气与煤相比,热学方面突出的优点是 _;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_ .
36、一台内燃机运行时各种能量损耗大致为:汽缸散热损失占25%,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0%,摩擦等机械损耗占10%,则它的机械效率为 。
37.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和。但其实质不同,_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__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
38、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有_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_次,曲轴转动_周。
39、内能的应用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_,二是_。下列内能的利用实例中,属于一的是_,属于二
的是_①锅炉;②汽车;③家用暖气设备;④火箭;⑤现代用
火电站;⑥用高炉炼钢;⑦生火做饭;⑧喷气式飞机。
40.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读作: ;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_ 时_ 是4.2×103焦耳
41、汽油机是利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__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柴油机是利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__。
42、_污染,_ 污染,污染, 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其中热机造成的污染有_和_污染。
三.实验探究题
43、把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 (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现象。
44、如图4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其原因是 .
45.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气筒壁温度会 (填“升高”或“降低”),这是由于压缩空气 使气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缘故。
46.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所有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① 水 300 20 30 12
② 水 150 20 30 6
③ 煤油 300 20 30 6
④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 烧杯的实验记录(选填烧杯号),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①②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③④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
(3)结合(1)(2)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系.
三、 问答题
47.江西盛产茶叶,有悠久的“茶 文化 ”。在生活中同学们可能都有过泡茶的经历,请问:用开水泡一杯茶和温水泡一杯茶,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杯浓些,哪一杯淡些为什么
48.如图2-4所示,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这是宇航员操纵着用蓄电池的电力驱动的车在月球上行走。为什么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车是用电来驱动的,而不是用内燃机来驱动的。
49.如图2-5是锅炉工作时的外景,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
四探究与计算题
50.神舟五号————我们的飞天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见图2-7所示)
资料库——火箭发动机
它是喷氯发动机的一种,自带烯料和氧化剂,它工作
时不需要空气,可以在大气层外工作。
点火时,燃料和氧化剂在烯烧室混合燃烧,向后喷出
强大的气液,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从而推动火箭前进。
长征二号F火箭的发动机是一种二级火箭发动机。 图2-7
小宇利用星期天到青岛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五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
(1)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能。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的道理。
(2)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飞船提供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能。
(3)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过程中,飞船的_,
势能_。
(4)太空生活与工作:若不穿太空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
答:_(填“能”或“不能”);因为舱外__ __
(5)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_能转化为_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理由是这此物态变化都是_过程
(6)降落:飞船距离地面15km时,达到200m/s,若不打开降落伞,则保持不变,飞船落到地面仅仅需要_秒的时间。
五.计算题:
51.质量为3kg的金属块,温度由20℃升高到100℃时,吸收的热量为2.112×105J,求此种金属的比热容
52.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0.5m3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升高了20℃.
问:在这4h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
53.已知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500g汽油,求;(1)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使水温从20℃开始,升高了40℃,则水的质量是多少
54.一块质量为400克的铜块和一个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4∶3,求这铅块的质量。[C铜=0.39×103J/(kg℃),C铝=0.13×103J/(kg℃)]
参与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D 5、B 6、D 7、C 8、D 9、C 10、D 11、C 12、D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
16、斥力 引力 17、固体 液体 气体、 气体 液体 固体 18、做功、热传递 19、1:1 、2:1 20、Ⅰ、牛奶和水混合温度,混合温度是18℃、5.04×104J 21、1.008×107 J 热传递 22、相同、 铝、铜 23、< 、 甲 24、质量为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2×107J、3kg 25、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26、热值高、污染小 27、35%
三、实验探究题
28、扩散、能 29、变大、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30、升高 、做功 31、(1)①③(2)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3)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
五、问答题
32、 蜡烛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从而促使风车转动
六、计算题:
33、0.88×103 J/(kg℃) 34、4.2×107J、7 kg
初三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
★ 初中物理力习题及答案
★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 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长度测量
★ 九年级上册物理功练习试卷
★ 初三物理电动机习题
★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求初三物理热值试题,带答案
解:
∵
水的质量m水=20kg,水的比热容c水=4200j/kg℃,水的初温to=20℃,水的末温t=10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o)=4200j/kg℃×20kg×(100℃—20℃)=6.72×10^
6j
又∵煤炉放出的热量有10%被水吸收
∴
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吸/10%=6720000j
/10%=6.72×10^
7j
∵煤的热值q=3.36×10^
7j/kg
∴需要燃烧煤的质量m煤=q/q=6.72×10^
7j/3.36×10^
7j/kg=2kg
初三物理电学解方程组
初三物理电学测试题出卷人:阎晁昕 写卷人: 一、选择题1.在温度一定时,要使一段铜丝的电阻变大,下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A.将铜丝对折后使用 B.使通过铜丝的电流变小C.将铜丝去掉一段 D.将铜丝均匀拉长 2.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电压决定 B.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电压、电流共同决定 C. 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表示 D.导体中电流为零时,导体电阻是零 3.如图1所示滑动变阻器,将其接入电路,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使其连入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 ) A.C和A B.C和B C.D和B D.A和B 4.R1和R2是阻值大小不同的两个电阻,且R1<R2, 按图2四种方法连接, 分别先后接在同一电源两极, 则电路中总电流最大的是 ( ) A B C D 5.如图3所示电路,电流表示数I ,电压表示数为U ,则 ( ) ( 6.如4图电路,将R1=10欧的电阻接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阻值为20欧的电阻R2,则通过R2的电流为 ( ) A.0.3安 B.0.6安 C.0.1安 D.无法判断 7.如图5所示电路中,电阻R1是10欧,电阻R2是20 欧,电源电压6伏,电流表、电压表接线如图,某同学将电阻R2取下,换上另一个5欧的电阻接在原来R2处,闭合开关S,电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电流表超过量程,电压表示数与原来相同 B.电压表超过量程,电流表示数与原来相同 C.电流表、电压表都超过量程 D.电流表示数变大,但不超过量程,电压表超过量程 8.如图6所示电路,RI=10欧,R2=5欧,开关S打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 ( ) A.0.6安 B.1.1安 C.1.8安 D.0.4安 9.如图7所示电路,电压表V1和V2完全相同,都有3伏和15伏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 ) A.R1:R2 = 1:4 B.R1:R2 = 4:1 C.R1:R2 = 1:5 D.R1:R2 = 5:1 10.如图8所示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时,( )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B.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D.电流表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小二.填空题 1.一个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安,导体的电阻是__欧, 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安, 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是_欧,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安。2.已知R1=6欧,R2=4欧,则这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欧, 并联后的总电阻是__欧。 3.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用U1、U2表示,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用I1、I2表示,已知,R1>R2, 则I1_I2 , U1_U2 (填“>”、“<”或“=”)。 4.如图14所示电路,R1=2欧,R2=4欧,电源电压6伏,闭合开关S,通过R1的电流为_安, 电压表示数是_伏。 5.如图15所示电路,R1=20欧,电流表A1的读数为0.4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读数为0.6安,电源电压为伏, R2的阻值是__欧。三.实验题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器材如图21,其中1、3为锰铜丝,2、4为镍铬丝,它们中的第3根横截面积为2S,其它根横截面积为S。(1)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将导线和导线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2)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将导线和导线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3)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关系, 应将导线1和导线__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四.计算题 1.如图24所示电路,电源电压36伏,灯泡E1的电阻是20欧,E2的电阻是80欧,求:(1)电路的等效电阻 (2)干路中的电流
初三物理浮力的题、、、、、急 不要太难的~~~~(>_<)~~~~
1.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求:(g=10N/kg)
(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2.潜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也称潜水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我国拥有的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长120m.宽10m,它浸没在水下的排水量为6500t,若海水密度取1.0×103kg/m3.求:
(1)潜艇浸没在水下所受浮力的大小.
(2)潜艇深潜到水下300m时海水对它的压强.
(3)潜艇的艇壳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特种钢材制成.为什么?
3.某学校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为学校的厕所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水箱.这种水箱能够把自来水管持续供给的较小流量的水储备到一定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将水集中放出,这样就可以以较大的水流冲刷便池.如图所示,A是一面积为S1的圆形放水阀门,其质量和厚度均忽略不计,且恰好能将排水管口盖严.阀门的左端与排水管口的边缘相连并能绕垂直纸面的轴O向上转动,右端通过一很小的挂钩及连杆与浮子B相连,连杆的长度为h1,连杆质量和阀门转动受到的摩擦均不计.若将浮子B设计为一个质量为m、高为h2的空心圆柱体,它能将阀门拉起的最小横截面积S2是多少?
4.小明同学注意到新闻节目中经常报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美元一桶,又报道我国进口原油价格每吨提高多少元.他想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努力,小明设法获得“胜利原油”样品若干,并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0cm3的立方体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经测量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油面(g=10N/kg).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2)原油的密度.
(3)若每桶原油的体积为 16m3,1t原油等于多少桶?
5.4月23日,是中国海军建军60周年纪念日,举行海上阅兵仪式,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如图所示是海上阅兵的部分场景,其中参加演习的某艘军舰排水量为3000吨.请你回答以下问题(海水的密度视为水的密度):
(1)当这艘军舰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2)卸下一批装备后,这艘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50m3,那么卸下的这批装备的质量是多少kg?
6.“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1)满载时,“武汉号”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3)“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7.2007年12月26日,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打捞船用起重机成功吊起.起吊前,先用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箱子将古船密封在内,称之为沉箱.该沉箱长36m、宽15m、高5m,沉箱被吊离水面后,由水平地面上16个气囊垫着,此时,包裹着古船的沉箱已完全脱离起重机钢绳的作用,它的总质量为3500t(海水取1.00×103kg/m3,g取10N/kg).
求:(1)沉箱浸没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2)设20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p1与沉箱对气囊的压强p2之比为6:7,则16个气囊与沉箱的接触面积为多大?
8.在一个足够高的,水平截面为正方形,截面边长为20cm的容器中,盛有2.4kg密度0.6g/mL的油,放入边长为10cm,密度0.8g/mL的木块,然后慢慢往容器里加密度1.0g/mL的水,问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加入了多少水?